热度下的“冷遇”
在全球大力发展核能并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其中,融资是最大的挑战。多位嘉宾在报告中提及,全世界不管哪个核电市场,都受到融资的影响。
2015 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定,将本世纪末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 摄氏度以内。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并作出了减排承诺。这对于有助于减排的核电来说,是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美国国家能源部核能办公室副部长助理爱德华·麦克基尼斯就表示,“要实现目标,必须要把核电的总量提高到现在的3倍。”
要实现本国国际义务,实现能源转型和减排目标,各国都需要资金来发展核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2020 年前,每年需要1000 亿美元的资金。
美国核学会拉丁分会前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乔治·斯彼托尼克却表示,巴黎气候大会上却未将其纳入可以融资的系统。
这并非是核电第一次在融资方面遭遇“冷遇”。在此前的《京都议定书》中,有两个清洁发展机制,同样也没有给核电融资。
另外,核电的经济性还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核能的环保效益突出,但在经济性上还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要想真正发挥核能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其在低碳能源中的竞争力。正如李·麦克多诺明确表示,“我们发展核电并不是不惜代价的,核电项目必须创造价值,在成本上要有竞争优势。”
同时,核电的公众接受,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公众对于核电的态度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项目进度。以马来西亚这个新兴的核电市场为例,该国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大力发展核电,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但现在不得不暂停核电站选址,因为政府必须要先做公众沟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