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核集团目前的产业储备实力来看,作为前端的核燃料循环产业,从铀矿地质勘查、铀矿开采、纯化、转化、浓缩到燃料元件,都不存在卡脖子问题,个别设备可靠性虽非世界先进,但技术上也完全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完全能够自主。”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燃料专家、战略与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王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因对前端产业链有如此自信,今年“两会”,王黎明准备的提案主题就是“加快核电建设,筑牢基荷电源基础,推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实现双碳目标
核电与新能源应“比翼双飞”
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多个因素表明核能在中国会迎来一个比较积极稳定的发展。
环境因素
首先,核能是助力碳中和的可靠清洁能源。
其次,2021年发生了年初湖南等地由于装机不足的停电,以及年尾由于煤炭供应问题产生的“拉闸限电”现象,不仅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还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碳中和的实质并不是为了限制能源的利用,而是要通过能源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达成碳中和目标。“拉闸限电”的做法会损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双碳”背景下,大力发展风光等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新能源具有不稳定性和季节性,不能作为基荷电源。在国内大规模储能技术和跨地区储能手段没有根本性改观的情况下,我国能源安全和电力稳定持续供应面临着极大挑战。
王黎明认为,发展新能源一定要同时发展稳定的非化石性基荷电源,而核电是不可或缺的选项。
核能虽然不是再生能源,但却是清洁的非化石能源,其不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影响,除按计划的短暂换料维修外,能以额定功率长期稳定运行,满足基荷电源可靠、经济、充足和清洁四大要求,是替代化石能源基荷电源、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最佳选择。
鼓舞人心的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搜狐体育直播: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新型电力系统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诠释:首先要是促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其次应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能促进多种电源协同发展,又能促进需求侧调节,发挥削峰填谷、促进电力供需平衡的作用;第三能够实现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通过具有完善的容量市场化交易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比较优势和特性,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完全匹配。
这份文件的出台,也为王黎明的提案提供了政策支撑。
但目前,我国以核电为代表的稳定清洁能源比重较小,发展速度无法满足作为基荷电源的需求。
王黎明建议,一是要明确核电作为基荷电源的地位。在煤电逐步退出,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议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加快出台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核电的基荷电源地位。“十四五”起每年核准8台以上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尽快提高核电的占比;
二是着力推动智慧电网的发展,构建适应大比例新能源装机的智慧安全电网。
推进华龙一号
“粮草先行”有保障
大年初一,再传喜讯,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阿图查三号核电站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为阿根廷建设一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站。
王黎明说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跻身世界前列,安全运行有保障,产能充足,可以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华龙一号“走出去”也会带动整个燃料循环产业的经济发展。
加快推动华龙一号等自主核电品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利于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我国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走出去”。出口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相当于出口30万辆小汽车,全寿期能够产生千亿的产值,能够创造15万个就业机会。
目前,我们核燃料的产能完全能满足国内核电发展与“一带一路”发展的需求。随着后期核电产业的发展,我们肯定会做到“粮草先行”。
核科普等工作同样重要
王黎明认为,加强核的公众认识和接受度也是推进核电发展的重要工作。
核专业的人一定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核科普是你的责任之一、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应该培养一支专业的核科普队伍,通过科普,把高深的核科技知识变成大众容易理解的东西,逐步提高大众对核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核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我能够从事核行业感到很光荣。作为政协委员,为了行业的更好发展,有必要把我们的思考反映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