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王淦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核科学和核武器研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原子能院第三任院长。值此王淦昌先生诞辰115周年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原子能院组织开展“纪念王淦昌先生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院官微将从今天开始,通过讲述一张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追忆王淦昌惊天动地的隐秘生涯,感受他以身许国的情怀和境界,激励和引导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践行“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院训,在薪火相传中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漫漫求学路 拳拳报国心
王淦昌这张照片拍摄于1929年的清华园。从农村私塾到清华大学,王淦昌始终行走在奋发求学的道路上。在多年的求学经历中,他逐步养成了不断探索与学习新事物的良好习惯,更激发了科学报国的志向。爱国与科学成为王淦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决定了他毕生的道路。
1907年,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现为常熟市)丰塘湾王家宅院。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中医。4岁时,父亲不幸病逝;13岁时,母亲病逝。不幸的童年磨炼了王淦昌坚强不屈的个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爱国烈焰蔓延全国。正在读小学的王淦昌参加了教师带领的学生队伍,举着小旗在街上游行,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卖国贼。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热爱祖国的种子,走在游行的队伍里,他感到自豪,感到光荣。“我只想着能为国家的兴亡出点力就是光荣,大家就欢迎,否则会受人唾弃,岳飞和秦桧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从小就想着要做岳飞那样的人。”
1920年,小学毕业的王淦昌到上海浦东中学继续读书。刻苦的他仅用4年时间学完了中学全部课程,且成绩优秀,尤其是英文和数学。中学时期对王淦昌影响最大的是数学老师周培,他是一位留学海外的数学家,他的教育理念是“融会贯通,因人施教,激励自学,启发学生思索”,课堂教学核心理念与综合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同时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紧密结合。王淦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习进步迅速,竟在中学阶段,看完了大学一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微积分》。
1925年6月,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各界纷纷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暴行,王淦昌和中学同学们在上海南京路上游行,并抱着传单沿途散发。英租界的一个印度巡捕抓住了他,王淦昌质问他:“在我自己的国土上散发传单,你凭什么抓我?”巡捕愣愣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才用英语咕噜道:“你自己的国土?可这里是英租界!”王淦昌用英语冷冷地驳斥道:“正因为这里是英租界,我才来散发传单。你和我还不是一样,我的祖国受帝国主义欺凌,你的祖国则已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当了亡国奴。可惜的是,我还为祖国的命运而拼搏,而你却为侵略者效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国土上,你能抓住自己的兄弟同胞吗?”印度巡捕无言以对,把王淦昌逮到一个僻静处悄悄放了,临走还握着王淦昌的手说:“小兄弟,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我理解你。”
“五卅”运动后的王淦昌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使他明白了中国为什么落后贫穷、屡受列强的欺侮。怀着科学报国、振兴中华的志向,那年夏天,王淦昌报考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从1925年开始设立大学部,王淦昌被录取为第一届学生。
在清华大学,叶企孙先生对王淦昌的传授和指引,使他对实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吴有训先生的实验课也对王淦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人们评论王淦昌是“吴有训作坊里的高徒”。叶企孙教授和吴有训教授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先驱,也是王淦昌的物理学启蒙老师。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指引下,王淦昌走上了物理学研究的道路。
1926年3月18日,清华、北大、燕大、女师大等高校学生联合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集会游行,游行队伍沿途发传单,高呼口号,当游行队伍到达铁狮子胡同段祺瑞的国务院前广场时,守候在那里的全副武装的军警把枪口对准了游行队伍,这就是历史上的“三·一八”惨案。
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王淦昌也参与了这次游行集会活动,亲眼目睹身旁的同学在枪声中倒下,死里逃生的他虽然艰难回到了学校,却得知爱国学生惨死47人、受伤150多人的消息。晚上,学生们都来到了叶企孙教授的家,向老师说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叶企孙教授非常气愤,他压抑住悲痛,激动地对学生说:“你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挨打?为什么落后?你们明白吗?如果我们的国家有大唐帝国那般的强盛,这个世界上有谁敢欺侮我们?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到外国人的欺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叶先生说完泪如雨下。
叶企孙先生的爱国激情,他的科学救国的远见卓识、对青年学生所寄予的厚望,深深感染了王淦昌。从那时起,爱国与科学成为王淦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决定了他毕生的道路。
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王淦昌在吴有训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测量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这个题目涉及气象知识和实验方法,当时在国内尚无人涉猎。1929年6月,王淦昌毕业,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物理系毕业生,并留校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