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核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曙光之际,中核集团向世界抛出诚意十足的“橄榄枝”。3月19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开幕当天,中核集团召开科研设施国际开放发布会,向国内外政府、高校及企业公布了第一批开放的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核科技在世界的影响力,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世界合作共赢注入强劲“核力”。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场合向世界宣告,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此次科研设施面向全球开放,是中核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号召的重要举措,是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展现,同时也是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中核集团副总经理曹述栋,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钱小勇,巴基斯坦科技参赞Sumair N.Khan,欧安诺集团亚洲区总裁Phillippe Hatron等出席发布会。
王寿君在致辞中指出,中核集团科研设施的全球开放,标志着我国核科技领域的发展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这一举措不仅为我国核科学研究和核技术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为全球核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核学会作为政府联系核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将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优势,继续支持中核集团在核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推动我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曹述栋在致辞中表示,中核集团是中国核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核工业安全、创新、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中核集团一贯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秉承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经贸合作关系。中核集团愿以此为契机,与世界共享科技成果,与全球的科研机构、核能企业以及各位专家同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中核集团将持续秉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与国际社会的伙伴们深化合作,共同开展联合研发、共同推动全球核科学研究的发展。
发布会上,随着与会嘉宾一同按下启动按钮,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验装置、国际上能量最高的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世界六大中子源之一”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位于地下560米的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用于医用同位素研发的岷江试验堆等第一批科研设施及试验平台共10项一一揭开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展现了我国核工业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核动力院、原子能院、西物院、核地研院、中辐院等设施研发单位相关负责人,相关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和高校代表现场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同步面向全球直播。